呼市风筝店今天继续给大家解读《追风筝的人》。两个阿富汗少年之间的故事,展示了人性的脆弱与虚伪、痛苦与救赎。透过人性这面镜子,愿我们都能看见和发现真实的自己。你有没有发现,成年人之间的关系,好像都逃不开渐行渐远的结局。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,不知何时起便无话可说。曾经亲密无间的同伴,不知何时起便分道扬镳。 那些看似很牢固的关系,很重要的人,可能某个瞬间就突然消失了。然而,一段感情的结束,往往没有惊天动地的理由,而是败给了相处中的细枝末节。《追风筝的人》中,主人公阿米尔就在生命中邂逅了一段又一段缘分。有人被他亲手推开,有人与他擦肩而过,还有人让他尽力挽留。
阿米尔在迎来送往中,学会了爱与珍惜,获得了温暖人心的力量。而他一步步成长的过程,也揭示出了人际交往的4条潜规则。真正的情谊,无需讨好
鲁迅先生曾说: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,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敲打。真正的情谊,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,彼此的付出也有来有往。需要一方用力去维系的感情,往往都是错的。阿米尔是阿富汗的一位富家少年,仆人哈桑是他从小到大的玩伴。他们陪对方学会骑自行车、拿纸箱做玩具,每个冬天都一起放风筝、追风筝。阿米尔的父亲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,哈桑也将阿米尔当作自己的好兄弟。他兴致勃勃地读自己写的小说时,哈桑会称赞他是天才。他的父亲送给哈桑生日礼物时,哈桑会大方地与他分享。他参加追风筝比赛临阵退缩时,哈桑也会为他加油打气。追风筝比赛中大的奖励,莫过于捡到掉落的那只风筝。哈桑每次都会在风筝跌落之前,为阿米尔追到它,并对他说:“为你,千千万万遍。”阿米尔却从未将哈桑当成自己的朋友,只将他视作唯命是从的下人。他从骨子里瞧不起哈桑,还嫉妒哈桑分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。为此,他总是找机会嘲笑、捉弄哈桑。哈桑喜欢听阿米尔念故事,但没上过学的他,偶尔会碰到一些无法理解的字眼。呼市风筝店每到这时,阿米尔就洋洋得意地取笑他的无知,故意告诉他错误的解释。阿米尔还经常向哈桑提出过分的要求,问他肯不肯为了自己去吃泥巴,敢不敢拿弹弓打邻居家的狗。但只要阿米尔开了口,哈桑什么都愿意为他做。他处处讨好,努力经营,守护着心目中珍贵的友谊。可惜,这一切在对方看来却一文不值。感情中,怕的就是一腔真心,换来对方的毫不在乎。人与人的相处中,只有彼此平等,才能惺惺相惜。任何需要刻意讨好的关系,都难以亲密无间,更无法长久稳定。
别高估关系,别低估人心
知乎上有个问题:“你在人际交往方面吃过哪些亏?”
其中,一个高赞回答直击人心:“曾经很容易相信别人都是真诚的。”
成年人的世界里,世事浮沉,人心难测。
不是每一份善良都不会被辜负,也不是每一份友好都能被珍惜。别高估感情的份量,也不低估人性的规则,才是人际交往的真相。哈桑和阿米尔外出玩耍时,遇到过一群有权有势、蛮不讲理的坏孩子。
领头的男孩掏出不锈钢拳套,要对阿米尔大打出手。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,不惜违背等级制度,捡起石头,拉开弹弓,吓退了对方。但这次挺身而出,为哈桑的生活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。
追风筝比赛那天,哈桑为赢得胜利的阿米尔追赶掉落的风筝。回来的途中,他被那群孩子团团围住,逼迫他交出象征荣誉的风筝。哈桑坚决不从,对方便气急败坏地强暴了他。阿米尔目睹了整个过程,但出于恐惧和对哈桑的嫉妒,他选择了袖手旁观。
事后,哈桑明知他没有救自己,却没有因此责怪他。可阿米尔先是假装不知情,拿着风筝向父亲邀功,获得了父亲的赞赏。又为了减轻自己的负罪感,向父亲提出解雇哈桑的要求。遭到父亲拒绝后,他就将手表和现金放在哈桑的毛毯下,陷害他偷了东西。掏心掏肺却换来背叛和伤害,哈桑失望地离开了这个家。
听过这么一句话: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拿的是鲜花,还是利刃。人心不是等价交换的,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份量。谁也无法预料,上一秒还在互诉衷肠的挚友,下一秒会不会突然暗箭伤人。高估一段关系,过度信任对方,只会让自己满盘皆输。人性经不起考验,关系抵不过利益,呼市风筝店别对任何人抱有过高的期待,否则就会大失所望。
联系人:王总
电话:130-7474-7475 133-2712-7579
邮箱:672526668@qq.com
地址:呼和浩特市新华西街阿拉善北路
隆聚园4号楼2单元102号